李四叹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55航海时代,隋朝大老板,李四叹花,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苏游不知来雁北心中所想,只是专注地继续说道,“陛下叫做这个东南经略使,看中的大概是我那天马行空的敛财思路吧?其实之前我与陛下以及裴侍郎三人对如何敛财就有过讨论的,于是才有裴侍郎去张掖经略西域之事。如今陛下让我经略东南,大概是想让我开通海路吧。”
“海路?”来雁北喃喃地低语了一句,古代人对海路根本没什么认识,那种地方实在是太过神秘和危险了,至少来雁北是想不到这方法的,但杨广的眼界显然要远超这个时代所有的人。
“去年世博会的时候,许多外国使者便是从扬州慕名而来的,而这些人又是从海外来到扬州的。这些人都只是商人,而非真正的使者,但他们只凭几条小船就漂洋过海,又着实令人尊敬。如果我能把海路打通,就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涌向扬州,投入到大隋的怀抱之中。”苏游满怀激情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自己的想法能够成真,这才是真正的万国来朝啊。
“要怎么打通这海上商路呢?”来雁北听了苏游之语,也有些小激动,如果苏游能实现他的说法,他的成就绝不在裴世矩之下,因为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早就被前汉的张謇打通了,但海上商路呢?
苏游岂不是要成为打通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人?
“商人重利,只要有百分百的利润,就有人敢投机倒把;只要有百分之两百的利润,就有人敢铤而走险;只要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有人敢杀人越货!.......”苏游搓着手把马克思的一番言论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时,激动得拉起了来雁北的手,两人一起往书房走去。
“说得好可怕,横波,这是要干嘛?”来雁北一副好怕怕的样子,任凭着苏游拉着,却是百思不得其解。
“地图呢?我要对之前的想法做一些修正。”苏游从半人高的瓷瓶中拿出一个卷轴,随即摊开在桌子上。
“这是?”来雁北看着苏游画下的有些粗糙的地图,不解地问道。
“这是咱们大隋的地图,这是高丽,这是新罗,这是百济.......”苏游骄傲地说道,手则开始往地图的右上方指去。
“横波,这是你自己画的吗?没人知道吧?”来雁北有些担心地问了起来,私藏地图这种事说大可以大到可以获得谋逆的罪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苏游点了点头,他自然也知来雁北的担心,随即小声道,“我知道,不过咱是东南经略使,怎能没有东南的地图?你看看,这是东都,这是扬州,这是杭州.......”
来雁北细心地看了起来,在看到苏游的地图之前,她只知大隋的地域广阔,但她哪想到大隋的国土竟然大道这份上?
大隋的土地有几尺见方,而东都只不过鸭蛋大小,杭州扬州更是只有印章那么大,再横向对比新罗百济,这两个国度加起来也没拳头大.......
这真的是我们所处的世界吗?
来雁北在看到苏游所绘地图的那一刻,眼界也变得开阔起来,她对苏游有些进一步的认识,也对他的未来有了更多的信心。
“横波,你刚才说到利润,你打算如何做?”来雁北有些期待地问完这个问题,又郁闷地想,如果能在他身边看着他实现自己的想法就好了。
苏游掰着指头,点出了一二三,“要使商人的利润最大化,首先要做的当然是降低税收了,——这一点和咱们收税的目的并不矛盾,只要交易的数量变多了,商税自然就上来了。我要做的第一条,就是要降低税收。其次,就是要增加商人每次的货运量,以及缩短货运的周期。”
来雁北对第一点倒是没什么疑问,但后面的两点就有些云山雾罩了,“增加货运量,就是造大船?但缩短周期呢?”
“你想得没错,世博会时,那个胡商巴德就百般请求齐王殿下卖几艘大船给他,还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大隋的造船技术?如果他们有了大船,运一大船货就是他们自己那种小船的几十上百倍,他们还不从此趋之若鹜?”
苏游说完这话,又用手指了指地图继续说道,“当然,造大船的同时,我们也要造能让大船停泊的码头才行,这与缩短货运周期的想通的。我打算在扬州建立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码头.......又在这两个地方修建港口,作为中转站和补给点。”
苏游指的地方,一是青岛,一是泉州,这两个地方都适合修深水码头。
青岛是中国海盐的发祥地,位列四大古盐区和五大古港,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一次涉洋远航的地。而率领那只远洋船队的人,名叫徐福。
青岛虽然有辉煌的过去,但在唐宋之前并未重视,苏游要开发的显然是一块处女地。
至于泉州港,此时隶属建安郡,如果没有苏游的到来,她会在四百年后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成为公认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正是这座港口,宋元时期给泉州带来了“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造就了泉州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造就了这座古城,促成了整座城市多元的文化。
因为有了苏游,建安郡将提前成为东方的一颗闪耀的明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