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三章:教派之争(上),土佐之梦,周元祀,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土佐之梦 !
也许是出于久违的亲切感,在赴明使团离开之后,我又数次拜访了南禅院。院主仁如集尧十分热忱,每次拜访,他都会不顾高龄亲自出面接待,让我在感动之余,也有些不忍的意思。
开始的时候,我还试图劝他,但是他的回答却非常达观,充满着乐天知命的意味。我不便拂了他的好意,又看他的身体十分硬朗,也就听之任之了。
话说回来,除了他和离开的西笑承兑之外,南禅寺确实再没有僧人能够精研汉学。我甚至猜测,他坚持亲自接待我,很可能是由于这个缘故。
有一次,他曾经和我说:“淡路殿在汉学和禅道方面的理解,其实颇有可观之处。由是观之,乃与我禅宗大有缘之人啊!”
这既可以说是他的赞许,也可以理解为他的邀请。
交往的时间一长,我还真的动了心思,准备舍弃吉良家的真言宗而皈依禅宗临济宗。反正对于我个人来说,信奉何种宗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和真言宗相比,禅宗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故国旨趣,并且传承着故国文字,对于我来说显然更亲切一些。
然而,在这个时代,领主的信奉,并不能由着自己的喜好行事。改换宗门,往往就意味着利益方面的取舍,有时为了作出某种取舍,就需要选择相应的教派。之前的细川宗家,之所以能够控制勘合贸易,很大程度上是因着家主信奉禅宗临济宗之故;与之对应的是三好家,成为细川家家宰后,为了加强在畿内的影响,特别是京都、堺町两地,就由原先的真言宗转奉町众们信奉最广泛的法华宗。
为了谋求畿内霸权,信长也做了和三好家同样的选择。他正式改奉宗派、打出带有“南无妙法莲华经”旌带的永乐通宝旗,是在计划上洛的那一阵。在此之前,胜幡织田家所信奉的并不是法华宗,而是禅宗的曹洞宗。信长家的菩提寺,是其父信秀兴起后开基、由信秀叔父大云永瑞和尚开山的曹洞宗万松寺。信秀死后就葬在那里,戒名叫做“万松寺殿桃岩道见大禅定门”。
作为新兴的日本本土宗门,法华宗往往被拿来和一向宗相提并论。这两宗在法门上几乎同出一辙。一向宗的修炼法门是“专修念佛”,也就是念诵“南无阿弥陀佛”;法华宗的修行法门是“口唱经题”,也就是念诵“南无妙法莲华经”。由于修炼简单,持戒容易,这两宗聚集了大量底层信众,可谓是“百姓的佛教”。而且在兴起之初,两宗因为坏了佛门修行规矩,都被视为邪魔,并受到“贵族佛教”和“武家佛教”的压制:一向宗宗主亲鸾出身京都的日野家,被朝廷授予越后介之职,流放到越后地方;法华宗宗主日莲关东町人出身,被镰仓幕府判处重罪,流配到越后的佐渡岛上。
但是,从教义上看,这两宗却是天生的死对头。法华宗修今世,追求现世的福祉和因果报应,所以很受追求经济和商业利益的町众们欢迎;一向宗修来生,期盼死后进入极乐,很合那些生活困苦的愚民口味。这两宗兴盛起来不久,很快就围绕着畿内信众展开了争夺。首先得势的是一向宗,本愿寺莲如依托着出身日野家的关系,得到了大御所日野富子的支持,又以自个的二十多个子女,大肆与公家和武家联姻,成功的在京都站住了脚跟,建立起山科本愿寺。然而,应仁之乱后,因着重建京都的功劳,商人和町众们在京都的势力大增,所信奉的法华宗也开始得势,等到三好长庆之父、细川宗家家宰三好元长掌握畿内大政,成为法华宗的保护人,两宗开始了正式的冲突,结果是三好元长被一向宗信众围攻而死,然后法华宗信众烧掉了山科本愿寺,迫使一向宗把总本山迁到大阪石山。
从利益关系上考虑,自从信长选择了法华宗,就不可避免的要和一向宗走向敌对了,正如之前的三好家一样。只不过,三好长庆选择了妥协,而信长选择了不死不休的抗争。
但是,并不是谁都有资格改换宗门的。作出这样的决定,就意味着要舍弃家中世代相传的菩提寺。这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如果没有足够的功业和威望,很可能会影响到家中的安泰。
当初信长改宗之时,已经完全征服美浓,威望远超其父织田信秀,连居城都换了好几次(万松寺在信长自小担任城主的那古野城),因此他的改宗之举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我同样不用担心家中的安定问题。作为一手建立吉良宗家的初代家主,我完全具有改换宗门、另立菩提寺的资格,家臣们不会有什么意见。宝心院或许会有些不高兴,然而土佐吉良家已经兴复,无论是跟随先代家主,还是由我供奉在宗家菩提寺,她身后的祭祀都可以保证。
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仁如集尧才劝说我改换宗门吧如今禅宗式微,如果想要兴复,必须重新得到中枢的支持。信长向来重视商业,而且正和一向宗死掐,肯定要坚持他的法华宗信仰。那么,提出重开勘合贸易,并且主持这件事的我就成为最好的选择。
只是,我心中还有一些顾虑。皈依禅宗,固然可以深入的参与勘合贸易和对明交往,甚至获得贸易的主导地位,但目前我负责的四国地方,却是普遍信奉的是真言宗,我如果要继续加强在这一区域的影响,保持现状是比较好的选择……两者之间如何抉择,倒是一件难以决断的事。
不仅如此,天主教随后也表示了对本家的兴趣。
天正二年正月,我暂时回到洲本城,接受家臣们的新年致贺。很快卡拉布尔牧师就找上门来,替我引见了两个人,一个是路易斯?弗洛伊斯神父,一个是奥尔格基诺神父。
“两位神父都是耶稣会会士,也是非常有教养和才能的人,”卡拉布尔热情的把两人介绍给我,然后加了一句话,“我衷心希望能有一个友好的谈话,以及一个气氛融洽的午后。”
“十分荣幸。”我态度友好的回答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