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九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八章半途而废,我是秦二世,华夏九洲,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我是秦二世 !
蒙恬话出,大殿之中顿时落针可闻!
如果说匈奴骑兵能够突破万里长城“跃马扬鞭至咸阳之地”是从朝中任何一个大臣嘴里说出来,怕是这满殿群臣任何人都会第一个站出来吐他一脸唾沫,然后骂一声,妖言惑众亦或是神经病,当然如果大秦这个时候有神经病这一说法的话!
但是,从蒙恬嘴中说出来,这满殿的大秦重臣包括李斯、尉缭在内却都集体陷入了沉思!
所有人都知道,蒙恬不会危言耸听,而以蒙恬的身份也不会做出危言耸听之事!本身就身为大秦军方第一人的蒙恬,更是如今大秦朝野上下同匈奴人打交道或者说交战经验最为丰富之人!
似乎听皇帝和蒙恬的话,这匈奴人要比这已经在大秦掀起复辟浪潮的六国遗族更要危险?只是,这匈奴人同废奴一事有什么关系?
所有人在沉思的时候,脑中不由自主的浮现这样的念头!
高踞在大殿之上的年轻皇帝这个时候出声了!
“蒙爱卿所言,诸位爱卿如今可知晓?想必此刻诸位爱卿定然在想这匈奴人同这废奴一事有何联系。那朕就来说说吧。
朕不可能和蒙爱卿联合起来拿我大秦国运同废奴一事较劲!匈奴人的威胁,如今当还在可控之内,毕竟那冒顿统一广袤的土地,覆灭东胡等族,想要消化这如此巨大的土地也需要时间。同理。匈奴人也要需要一段时间来整合实力,才能真正南下。
但是,这个时间肯定不会太长,有可能是一个月,有可能是两个月,甚至有可能是一年半载,亦或是半个月!
而我大秦如今百废待兴,南边还有项梁悬而未决,子婴之事如今还没有结果。好在如今项梁大军已经尽皆退至淮河以南,中原腹地以及山东各地尽皆归于平静!
朕要废奴籍。不是要从诸位爱卿手中抢私奴,而是为了让我大秦有足够的人力来休养生息!积蓄力量能够在将南方之乱平定之后,有足够的力量应对即将南下的匈奴人!
大秦各地,经过连年乱战。民生凋敝,人丁不兴,如若再遇天灾,怕是就要赤地千里乱象横生矣!此刻中原各地无数的土地需要人去耕种,我大秦需要足够的人丁来整顿这满目苍夷的神州沃土。
但是,如今大秦人丁已然尽皆在册,每户人丁也只能耕种那些土地,剩余的大量土地荒芜,该有谁去耕种?只有那众多藏于诸位爱卿、大秦众多世家富户中的私奴!诸位爱卿以为然否?”
胡亥这是掏心窝子的话。
废奴之事,他考虑了太长的时间!也深知。废奴基本上牵扯到大秦的上上下下各个方面!一旦提及废奴这事,就基本上等于他皇帝在挖如今大秦上下所有有点势力有点家业之人的祖坟了!
但是,如今废奴这事,他又不得不提出来,不得不做!
项梁是退到淮河以南了,但是随着他的退兵,泗水、陈郡基本上已经成为两个空郡!所有的人丁无论男女老幼都被项梁给一股脑给带到九江郡!
他从咸阳到巨鹿,再从巨鹿到即墨,最后从即墨回返咸阳,整个山东十余郡他都一一走过。一路所见太多的肥沃土地因为无人耕种而成为荒地,杂草丛生!
大秦不是没有土地,而是无人耕种!
百姓缺的不是土地,而是一个能让他们安心耕种、休养生息的环境!
如今,好不容易整个中原各地已经安宁。胡亥想来想去,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关中数万世家、富户以及朝中众多大臣府中的那无数私奴了!
大殿之中再次陷入沉寂!
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也不是愣头青,不可能因为皇帝一番掏心窝子的话就真的任他将自己祖坟给刨了!私奴,关乎到每个显贵、世家的切身利益!
一旦同意,所有人的身价就要立马缩水一大半以上!
那个时候,自己的损失谁去弥补?找皇帝弥补?那还不如自己去找把刀子将自己的脖子抹了来的干脆!
众臣都不说话,大殿的气氛沉闷之极!
蒙恬和章邯两人同时起身准备说话。
“今日废奴之事,诸位爱卿当好好思量一番!改日再议!”胡亥看到蒙恬和章邯两人的动作,连忙抢在两人之前开口道!
蒙恬会同意他早就知道,因为废奴这事他在回来的路上就跟蒙恬商议过,而蒙恬也是极为赞成的!章邯么,身为皇帝的铁杆心腹,自然知道自己该站在那一边。
但是,今天废奴这事,胡亥只是对这些大秦数一数二的一干重臣打个招呼而已,也就是打个预防针。表示自己要在废奴一事上动手了!
把风放出去之后,他相信明天整个咸阳都会知道自己今天说的话,那个时候该站那一边,不该站那一边,朝中众臣心中都会有一个思量。
而真正的妥协和较量都要在私下完成!
他还没想今天就在这议政堂之上就将这废奴之事给谈出个结果,那样的话他也太高看自己也太小看这朝中各个大臣的能耐了!
如果他非要在这议政堂之上谈出个结果,怕是大秦朝堂内部就会分裂了!
他是可以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下将这些人都扫平,但是扫平之后呢?又该如何?所以,慢慢来,大家都好!
听到皇帝没有想今天就就这废奴之事议出一个结果,堂中众臣包括李斯尽皆无不暗暗松了一口气!只要今天不一定要谈出个结果来,那一切就都有转圜的余地!
大殿中沉闷的气氛因为胡亥一言,而转瞬变得风轻云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