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方言中含假猫的谐音趣难词,刘瑞明文史述林,刘瑞明,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四类,谐音“毛”。

《大词典》猫儿窝:方言。里子衬有毛或绒的保暖皮鞋。“猫头:毛笋的别名。”南京,猫耳朵:指棉鞋鞋口上附缀的皮毛或绒、毛,围成一圈,状如猫耳边缘。“如”的解释错误,许多动物耳边都有毛。实际是谐音说比其它的鞋“多”了些“毛儿”。“多毛儿”谐音再变序,成为趣假的“猫耳朵”。可对比第二类的“猫耳朵”。

“毛”可指轻小义。柳州:“猫獅:客家人舞的一种小型獅子,由一人舞。”北京:“猫儿佞:小聪明,小计谋。”猫无所谓聪明;猫,也无“小”义。毛,言细小,如“鸡毛蒜皮”词中。“猫儿食:〈谑>极小量的饭食。”《汉语大词典》“猫儿食:指人饭量小,食无定时。”引《红楼梦》例。但鼠、雀之类所食更小量,何以食量小得很不典型的猫竟作首选比喻?仍是谐音“毛”而言小量。与猫无关而说猫,便是“谑趣”的感**彩。武汉:猫食。丹阳:猫肚皮。都指极小的饭量,趣难相同。

云南建水把成年男子不长胡须叫:白猫儿。哈尔滨叫:白虎嘴儿。白,是没有。“猫、毛”“虎、胡(须) ”,各谐音。

第五类,谐音“貌”。

《儒林外史》第六回:“因汤父母前次入簾,都取了些陈猫古老鼠的文章,不入时目,所以这次不曾来聘。”谐音的理据是,陈貌古老处:陈旧样而古老时。“处”可指“时”,容不举例。

北京:“醉猫儿:〈讽喻>醉得糊里糊涂的人。”没有酒醉的猫,“喻”的解说错误,为何不说醉狗或其他?谐音“醉貌”才是巧意,另有“醉貌咕咚”的同义词可证。“藏猫儿:引逗婴儿的动作。双手蒙脸,突然露出脸,同时叫一声‘猫儿’。”藏的、露的都是脸,即貌。由于谐趣为“猫”,才衍出“猫儿”的叫声。有的地方如甘肃陇东,是作ma-ou或mia-ou的猫叫声。

香港,花面猫:谑称脸脏的人。醉猫:谑称醉汉。病猫:谑称经常生病的人;病秧子。奸赖猫:耍赖皮的人。按,“花面猫”中直接言脸,与“面”复说。其余三词中“貌”犹“样”。“病秧子”中也是谐音“样”。

广州,“乌面猫:比喻脸上有污痕的人。也说‘黑面猫’。”比喻之释错误。本来的色黑并非污痕,就不能比喻污痕。为何不用“乌面狗”等作比。“赖猫:耍赖,说了不认账。”又作“干赖猫”。实言赖貌,耍赖的样子。“高窦猫:比喻傲慢、自大的人。”由“高抖貌”谐音,非比喻。抖,指得意而摇头晃脑等情状。香港话同词。“醉猫:1戏指好喝酒者。2醉汉。”此与香港、北京话同。言一副醉样。“发猫寒:说人怕冷。”即人发冷的样子。“病猫:经常生病的人。”即经常现病容。“担鸡=整猫:发疟疾。”各谐音“弹肌”、“震貌”,即肌肉弹跳、发抖的样子。

贵阳,花野猫:比喻脸很脏。灰猫猫的:遇到挫折或碰到钉子的样子。成都,一猫儿一样:完全一样。花猫儿:比喻脸很脏。雷州,斑面猫:脸很脏的孩子。娄底,花□利嘴:甜言蜜语。那个缺字与“猫”同音同调,应就是词中的趣难字。洛阳,死猫日狗:办事不灵活。理据;死样日苟。日,贬义词头。梅县,狐狸花猫:说话不符合事实。花样多而都是胡歪理。

第六类,谐音“蟊”。

香港,“猫纸:1学生考试中作弊提示的纸张。2演员表演时临场提示的纸张。”“出猫:考试作弊。”作弊犹做贼,“蟊”即蟊贼的省说。同词典,“茅虿:谑称球赛中经常犯规的运动员。”又,“茅:不依规则,不择手段以求胜。”蟊虿,古语词。“茅”即代写字,本字都是“冒”的干犯意。

第七类,谐音“蝥”。

雷州,斑猫:斑蝥。《本草纲目》:“蝥剌言其毒……俗讹为斑猫。”讹的解释不确当。讹,是因无知而解释错误,而词中却是故意作趣误。

第八类。谐音近音的“冇”(粵语方言字,音:没有)。

广州,“猫样:骂人话。德行样儿。”按,简说是“德行样儿”,繁说是“看那个德行样儿”、“没个德行样儿”。“食死猫:比喻受冤枉,吃哑巴亏。”由“蚀死、冇”谐音成巧趣。蚀即亏:被亏死而没有(罪)。东莞话繁说成“食死猫,哽死鸡”,而“鸡”由“羁”谐音,指强加。猫、鸡,可见均非比喻。“食猫面:喻挨一顿大骂,丢脸。”非比喻,由“蚀、冇面”谐音。“猫鼻咐冻:喻事情没有希望了。”但猫鼻子冻与事情没希望毫无瓜葛,绝非比喻。“猫鼻”由“冇裨”谐音,即无补、无益。与“冻”指没希望是同义复说关系。本词典“冻:1凉。2冷。3喻无希望,完蛋。”香港,“食猫面:受责,挨骂。”不言喻,是对的。也是“蚀冇面”的谐音:面子被蚀而没有了。字面意思却是:吃了猫应当吃的面。

第九类,谐音“摸”。

广州,“猫儿毛:北方说‘顺毛驴’,喻顺其性则可,逆其性则翻脸者。”但任何动物都须顺毛而摸,所以非比喻。“顺毛驴”中实是动词“捋”的谐音求趣。“猫儿毛”中无动词语素而应有。上条所言“猫”与“冇”的谐音,此条“猫”()由近音的“摸”()谐音,都相当于古代的豪韵与候韵的旁转。“儿”则由“依”、“宜”、“夷”、“怡”等共同谐音,殊道同归。依即顺;宜即合宜;夷即平(逆毛而摸则翘起不平);怡即高兴,均合词义。

第十类,谐音“了”的结束义。

海口,“猫使:指人死(含轻蔑义)。”两字都标同音代替号,不必而误。理据是“了、弃”的复说,有意说为“猫使用”的趣意。海口话“猫”音,“了”音,近音谐音。“使”音,是同音异调的有音无字的另一个词的谐音,即“□—:扔。”以乃弃”指死了。含轻蔑义由此而来。“猫鼠:老鼠。”理据是“了鼠”,即使老鼠了结性命的猫。

第十一类,谐音“料”的画义。

海口,画狗画猫:比喻乱画东西。按,非比喻。该词典,料:随便乱画。词言苟画乱画。“猫”音,“料”音,近音谐音。

第十二类,谐音“麻”的凌乱义。

厦门,“虎猫:比喻杂乱不堪;也形容肮脏。”按,“虎”是“糊”谐音。“猫”是同音同调的有音无字的另一个词的谐音,意思是指麻脸。糊、麻,指肮脏。

第十三类,谐音“蛮”,同音异调。

宁波,惹厌猫:言行做作、令人讨厌的人。又作“惹厌梅”,则谐音“霉”指腐臭。屙榨猫:睡眠中所做的感到压抑而呼吸困难的梦。按,是“屙蛮榨”的谐音而倒序。屙:僵。蛮:有力。榨:压。被有力的压住而身体僵直,就是被魇住了。黄头猫:黄头发的人。按,我国人绝大多数黑头发。黄头发如外国人,趣言非我族类为蛮。八猫介:喝酒烂醉的样子。“百蛮”谐音,指醉后的多种粗野情况。

第十四类,谐音“吗”的什么义。

雷州,猫年:很早以前,很多年以前。按,雷州话“猫”与“吗”都音,同音异调。此词中谐音的“吗”,是“什吗”的省说,习惯指隔了许多年代。例如:现在都是什吗年代了,还能按老规矩办事吗:甘肃方言“驴年马年”指不可能有的年代,因十二属相无驴;“马”也谐音“什吗”的省说。两相类似,可参。

第十五类,谐音“犛”。

《汉语大词典》:“猫牛:即犛牛。”引《汉书》颜师古注犛牛即今之猫牛者也。”可见唐代已经有“犛、猫”谐音趣难。

可见至迟唐代已有“猫”的隐曲词语,历代增加,近当代而大增。比喻是以明显、直接的来说不明显、不直接的。王志尧先生认为是用意思不明显的“猫儿匿”来比喻明显的“猫儿盖屎”,违背比喻的常识。《广州方言词典》对于本文引录的词语解释表述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喻……”,第二种是“指……”,第三种是直陈,即不带“喻”或“指”,此类是多数。第四种是有“戏称”、“谑称”字样。同一种语言现象,同一造词方法,却用四种不同的方式表述,已见词典编者的困惑。直陈式,是回避了词形与词义不一致的难点。言“指”,是透露了这种不一致,而难以交代原因。言“喻”,是要解释原因,却又错了,不符合喻体与被喻者之间不仅要有共同性,而且要显明、典型的一般性规律。“戏称”一释也是要解释不一致的原因,但同样不能明白,如为什么用“醉猫”戏称爱喝酒的人,而猫与酒并无关系。由于不明统一的谐音趣难,作孤立性释义时便显出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等情况。

对本文所言十五类谐音,王先生能否一一说明猫都有此十五类习性呢?同一个“猫”字,借助谐音,可以表示十五种意思,真可谓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将无作有、将有作无,而淋漓尽致,结果使得那么多的词典都不能解释所以然。王先生竟然讽剌为“卖弄小聪明”,实在是不应当的。

王先生文章最后又说到两点:“刘先生对各种工具书、著述文章中关于‘猫儿匿’及其相关系列词的援引解释,恕笔者无力也无暇全然顾及,只能凭其所引用语句作凭。我以为刘先生引用的材料,多数的解说都揭明了匿为隐藏之义,这就是难得之事。”但是不全然顾及所驳的内容,就是不应当的。其实不是什么无暇,实际是“无力”,即不能驳倒。既以为我多数的解说都揭明了匿为隐藏之义,则应当再就“猫”字揭秘:是说人的行为,为什么说风马牛不相及的猫呢?

隐实示虚趣难还渗透到古史、文学、宗教、迷信、民俗等许多方面,实在是值得大家研究的汉语文化现象。笔者还有些文章将刊出。我坚信论点主旨及大局无误,个别或少数例子或欠确切,因为全国方言太复杂。感谢王志尧先生的驳论,敬请王先生及各位先生再批评指正。

(原载《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第1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

星空武祖

山上一棵树

阴间那些事儿

奔放的程序员

丑颜倾城:废材二小姐

红音

冷王溺宠妻:倾世御兽狂妃

白素素

混世狂兵

零零猫

剑道之皇

一叶障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