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的无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0章,逐鼎,鞋子的无奈,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逐鼎 !
巡视完山阳府诸县,赵询等人又来到了博平县。博平县是山阳府北方防线,是抵御唐军南下入侵的第一道关卡。除了博平城之外,赵询还在博平城两侧各修筑两个坞堡,与博平城遥相呼应。
修筑坞堡之事,行动还是很快的。毕竟,无论是谁都清楚,要是让唐军杀过来,博平之地,谁也逃不了好。
看着博平城外那男女老少们,全都拿着锄头,挑着簸箕、箩筐,在周围挖土挑土,筑墙,建坞堡。使得赵询都有些直接让人去北方运输水泥而来的想法了。现在修筑城墙大多都是是在城墙内部砌好泥土之后外面才用青砖或巨石包裹起来,当然了,城墙全部都用巨石或青砖砌起来也不是不可以,不过那需要的代价太大,除了一些重城之外,一般地方负担不起。但要是用水泥混合碎石修筑,可要快了很多,还无需防备雨水浸泡。当然,以赵询现在手中水泥的品质,修筑出来的城墙,不一定比原来的要坚固多少,但,毕竟要快许多。
只可惜,这种想法,也只是心中想想罢了,为了这两个坞堡而特意运输水泥?不划算。不说赵询现在还不能直接暴露山阳军和骁果军的关系,就是北面治河,也需要大量的水泥。自然不可能为了小小的坞堡而刻意弄水泥而来。
所以,赵询就将注意力放在了周边的村野田地之间。因为唐军的数月围攻聊城、博平两地,并夺去了聊城之地,使得博平周围村镇毁坏一空。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恢复地方生产。
策马与乡镇小道而行,赵询观看了博平城外土地的状况。其实这些土地土质都算不错,只是由于水利年久失修,灌溉不便,再加上因为战乱,而使得当地的百姓都纷纷逃入城中,一下子使得田间都荒芜了起来。当然,其中也和不少田地都被大族圈占有关。这些大族圈占田地,宁可让他荒芜着,也不愿交给百姓。此外,也与最近几年天下大旱有关,干旱少雨,农事全赖灌溉,有水之处为沃壤,无水之处便为荒漠,对灌溉系统的依赖性极大。
其实这博平周围并非没有河流,大河没有,小河不少。毕竟,人所居住之地,都是需要水源的。所以这田地周边数里,数十里之遥的地方,多有河流经过。只是因为战乱之顾,这里的水利年久失修,使得各处田地除了靠近河流之外,周围土地无水可灌溉,以至于使得原来的良田变成了荒地。
赵询现在就在距离博平城东三十里外的紫林镇,当然,昔日这里应该是一个大镇,但如今,只怕只能算是一个村落。而这周围的田地也荒芜了不少,不过,因为新政的缘故,不少田地都有了自己的主人,这些主人们也开始忙碌自己的田地。
沿着道路缓缓前行,还可以看到原本修筑的用于灌溉农田的渠沟的痕迹,只是现在这些渠沟都已经被废弃,只剩下一道道依稀可见的模样。
看着这些荒废的土地,陪同赵询一起巡视博平周围情况的博平县令卫忠有些心疼的说道:“两位大人,这些地昔日可都是上好的良田啊,现在都城这样了。就这么荒废实在是可惜了,要是能把河水引入此地,就能把这数千亩荒地变成良田!”
看着一旁痛心疾首的卫忠,赵询有些侧目,毕竟这卫忠也是大族出身,其会为这些田地赶到可惜?
似乎明白赵询目光之中蕴含的意思,卫忠沉声道:“将军,虽然下官是大族出身,但昔日也是依靠田地生活。不管是为了百姓还是为了自己,我也不希望这些田地变成荒芜。昔日我卫家也在北方石柱镇挖过多出深井,供佃户灌溉之用。只可惜,最终相应者寥寥无几,最后又因为唐军袭来,而使得那里彻底被放弃。”
“如果两位大人要组织人手,统一行动,下官双手赞同。现如今北面也有流民入境,到时可以让他们以此养家。此外,如果这些田地变为良田,我博平县的收入也就高了,也不用现在这般,日子过得苦巴巴,还等着山阳府的拨粮。”
赵询轻叹了口气,那种可供灌田的砖石深井和供灌溉用的水利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人家便可以挖制的,里面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可大了去了。如果只是一处倒也罢了,可这遍地都是需要灌溉的田地。
当然了,如果自己让官府组织人手,统一将这些河渠重新疏通修理,完全可以让这一带都成为肥沃的良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