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六、旧上海见闻录(上),城管无敌,老老王,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唉,要是如今这年头的〖日〗本也有这么萌就好了。可惜,眼下如日中天的大〖日〗本帝国,还没有被美国老爹给打断骨头,虐出卖萌技能,从狼退化成狗。而是依旧在走着暗黑猎奇的残虐重口味S.M系路线……

——从〖日〗本的社会变迁就可以看出,世上的萌物都是被*出来的,这绝对是一条颠扑不破的普世真理。

但是,无论是外观再怎么人畜无害的可爱萌物,只要条件合适,也会迅速转化为草菅人命的杀戮狂魔——事实上,凡是跟着王秋一起混的这帮家伙,手上若是没有几百几千条人命,都不太好意思出去见人。

另一方面,从百年之后来访的超时空城管和外国友人们,同样也在打量着这位女文艺青年穿越者。

——白底蓝色碎huā的半旧长袖上衣,宽大的衣摆更显出她身材的瘦小。同色同款的长裤,细长的双腿在走动间几乎看不出轮廓,脚下是黑色的平底布鞋,白皙的脚掌没有穿袜子,但却依然显得如白玉般润泽……明明是很普通,放在百年之后甚至有些土气的衣装,穿在她的身上,却凭空多了几分动人的风情。

不管在什么时代,能够在某个领域内混出一定成就的人,都自有一番独特的气度。

“……金奇娜小姐,关于虫洞和穿越的一般常识问题,想来蔡蓉同志应该已经在昨天夜里跟您粗略地解释过了。而您也已经明确地表示自己暂时不愿意丢下在这个时空的女儿,独自返回我们的时代……”

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作为年龄最大的长辈,杨教授摸了摸下巴,斟酌着说道“……至于我们能够在这个时代的上海做些什么,或者说想要从这个时代得到些什么……恐怕还得先考察过环境再说吧!”

“……没错!金姐姐!你今天就别写东西了,陪我们逛逛街吧!下次我们可以带整部的现代武侠小说过来,你根本不用再怎么构思,只要直接抄写就行……嗯,甚至连抄稿子都能让我们的人代劳哟!”

自来熟的蔡蓉笑眯眯地从沙发上跳了起来“……所以,现在就换一身衣服出发吧!导游姐姐!”

于是,金奇娜只好哭笑不得地挠了挠头发,回到卧室里换了身簇新的旗袍,又打扮了一下。而诸位职业穿越者们,也早已经验老道地在外套里面穿上了防弹衣,还揣上了手枪和防狼电击器以防不测。

接下来,诸位二十一世纪未来人的“民国旧上海一日游”就这样从金奇娜的租界小洋房里出发了。

————

在现代影视和文艺作品的包装之下,民国年代的上海滩,仿佛成了一个存在于泛黄旧照片上的奇妙舞台,弥漫着一个遥远而又迷蒙的文艺之梦,各式各样的精彩大戏,都在这“冒险家的乐园”中一再上演。

——沧桑中有着落寞,而落寞中又透着繁华。这就是上海滩,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最为浮华的城市。

此时此刻,王秋等人就看到了一个张爱玲当年笔下的上海:高高的塔楼,仿西式的建筑;堆积着梧桐树的街道,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黄包车;女人低挽的头发和长长的旗袍;仿佛油画般的广告画报;纸醉金迷的百乐门和大世界,十里洋场回荡着舞女们疲倦而动听的歌声……黄浦江水倒映着两岸风光,点缀着整个上海,仿佛正诉说着曾经发生在这个城市中的故事——有风云际会,有英雄悲歌,亦有风huā雪月……

然而,王秋可不是那种文艺小清新的做派,完全没有张爱玲那样的多愁善感,对于旧上海的街景,根本没想到要去关心它的浪漫格调,只会注意物价的高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潜在消费者的购买力多少。

总的来说,以未来人的眼光,这座“摩登大都会”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是非常的好。

1934年的繁华大上海,给王秋的感觉,除了人口多一些之外,恐怕和八九十年代的内地偏僻小县城相比,也没多少明显的区别。街道两边还有很多看起来古色古香的木制建筑,剩下的也多为砖瓦房,真正有些“现代气息”的水泥建筑还很罕见。道路建设的质量同样不佳,即使是在基础建设最完善的上海租界,也并非每一条路都经过了硬化处理,不少地方还是碎石子路或砂土路,一下雨就好像沼泽地一样坑坑洼洼。也有一些古旧的小道上铺着磨得光滑发亮的青石板,偶尔在石板缝里还有几根不知名的野草。

——水泥在这年代还被叫做洋灰,国内的产量很小,主要依赖漂洋过海从外国进口,价格自然十分昂贵,经常是一桶水泥就要好几块大洋,如果运往内陆,价格还要继续翻着跟头往上涨。所以钢筋水泥建筑物在全〖中〗国都是稀罕货。上海这边的情况已经还算好了,至少在租界里的大部分街道上都能看到几座水泥楼房,若是在远离海岸线和长江航道的内地,甚至经常是一个县的境内连一幢水泥楼房都没有!

除此之外,绝大多数街道的两侧都没有绿化带,就连行道树也只是在最繁华的几条西式商业街才有。随处可见在二十一世纪作为旧上海传统建筑保留的那种“石库门房子”——砖墙青瓦,木制门板,木制窗户,只有二层或三层高,在向街的一边都有一个用木制栅栏围出来的狭小阳台,也算是旧上海特色了。

似乎〖中〗国人打小广告的风俗从民国时代就一脉相承,在这个时代的上海沿街楼房的墙面上,也到处贴满了各式各样的非法海报。海报内容多数都是各种商品推销,从生活用品到服务业到黄赌毒行业,全都应有尽有。比如说,王秋刚刚走出金奇娜的小洋房,就从她家对面的院墙上看到一张广告海报:“……本店新到瑞士手表一批,款式豪华新颖,价格便宜,X月X日前购买者可打九五折,地址在……”

下面的文字之所以会看不到,是因为另一张浆糊未干的ji院海报盖住了地址位置“……XX街XX书寓(上海最高级的ji院代称,相当于北京的八大胡同)新到〖日〗本女子数名,容貌端庄,性情娴淑,擅长多种〖日〗本乐器与舞蹈,汉语流利。望沪上风雅人士尽情光临……”

——这个时代的上海,是全〖中〗国最时髦的地方,以及〖中〗国人对外交往重要的窗口。西药、汽车、电器、小五金等各种外国工业品,还有各式各样的外国ji女,都从上海大量涌入内地,而从内地输往国外的茶叶、丝绸、矿产等农产品,也沿着长江、铁路一路到达上海,再从这里装船转运到世界各地去。

而且,为了避免关税,减少沿途高额的厘金,〖中〗国沿海地区其它省份的商品,大多也选择走海路运到上海出售——不仅是交通问题,主要还是怕了沿途的各路军阀巧立名目、百般剥削。

这些获利丰厚的贸易,主要被控制在各大列强的驻华洋行,以及和他们有着紧密生意往来的〖中〗国商人,手中。这从街道两边满是西洋字母的广告牌就能看得出来。其中,由于地理空间接近的缘故,〖日〗本商品在上海市场上占到了很大的份额,而日语教学班的招生广告也在海报中数量甚多,即使随着东北三省而愈演愈烈的反日风潮,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此时的〖中〗国,正是〖日〗本人最大的商品倾销地和利润来源!

在上海的马路上,虽然经常能看到汽车和电车的身影,但更常见的还是板车和黄包车。那些黄包车夫们一般都身穿粗布短褂,粗布裤子,腰里面束着一条兼作钱袋使用的厚厚腰带。他们皮肤晒得黑黄,露在外面的手臂也是肌肉结实,关节粗大。但是和现代人相比,这些民国时代的体力劳动者的皮肤颜色明显更加暗淡,缺乏光泽,手臂上普遍青筋暴起,给人以一种在透支生命的感觉。

然而,跟那些连工作都找不到的失业者相比,这些至少能混到一碗饭吃的黄包车夫,显然还不算是最惨的——三十年代初期,以美国大萧条为发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爆发了一场可怕的经济危机,从欧洲到美国都陷入了可怕的失业风潮之中,而上海自然也受到了波及。根据后世的粗略统计,这一时期上海失业者的数量经常保持在六十万上下。几乎每一家贴出招工启事的店铺门前,都排起了长龙。而躺在上海街边用报纸当铺盖的无业游民,更是多得数不胜数。(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在洪荒植树造林

Eskild

仙医邪凰:废物四小姐

天下长歌

无限之最终恶魔

无之闇夜

星际大时代

三十六卦

重生之我的书记人生

宝石猫

末世之虐杀原形

妖七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