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晨辉,帝国雄心,天空之承,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帝国雄心 !

一盘蔬菜,一份浓汤,几块面包,罗根的晚餐吃得相当简单,用时之短,甚至把中午在海德里希那里度过的闲暇都给“挣”了回来。其实欧洲人的餐桌并不总是摆着烤肉和美酒,通常情况下,他们只会在重要的日子才会烹制一顿美味而复杂的大餐,其余时间能简则简、填饱肚子即可,这一点除了极富和极贫家庭之外基本相同,战时的军队亦遵循着这种具有普遍性的习惯。

随着夜幕的降临,赶在黄昏出击的各航空军陆续传来了战报,凯塞林元帅直接指挥的七个航空军不愧为德意志空军最精锐的作战部队,他们在准备十分仓促的情况下出动战斗机970架和轰炸机1627架,其中许多战斗机飞行员都在短短一个多小时里飞了两次。根据各航空军的自行估计,这次迅猛的出击攻击苏军大小规模的机场41处,在空中击落苏军战机207架,摧毁停留在机场的作战飞机400架,破坏了苏军大量的机场设施,己方仅仅由于苏联空军和地面高炮部队的阻击而损失作战飞机184架,阵亡、失踪飞行员290人,相当一部分将无缘余下的战争阶段。

战场数据只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作战行动的成果,经验丰富的空军参谋军官们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此次大规模空中突袭还远未达到预期效果,利用这一整夜的时间,苏军完全能够依靠强大的人力修复大部分受损机场,而部署在二线的航空兵亦能够在次日天明之后增派至一线。

对于参谋军官们的意见,罗根和里希特霍芬均持赞同的态度。他们的主观分析本可为陆军的行动提供重要的参考,然而攻击命令直接从最高统帅部下达,空军一方的意见显然不能对这场即将到来的夜战起到明显的影响,再者空军的战场决定权是掌握在东线空军司令而非空军参谋长手中。面对如此局面,根基未稳的罗根只能一如既往地远望战场,并且在呈送给最高统帅部的数据报告后面附注上参谋部的分析意见——由于统帅部专列仍处于运行状态,这份报告何时能够递送到元首面前还是一个很令人纠结的未知数。

晚上8时整,德军部署在东线的8200余门大炮一齐发出怒吼,数以十万计的炮弹短时间内密集地倾泻到了苏军临时构筑起来的防线上,位于波兰中部的一座座城镇、一片片田野和大大小小的树林都在一阵紧过一阵的爆炸中颤抖着、战栗着,黑色的夜幕被大火烤红了,即便数十公里之外的海滨也能够听到来自战场的滚滚雷声。在这个机械化部队横行的年代,堪比上一次战争的火力强度和密度已然不多见,但事在人为,雨点般落下的重磅炮弹轻而易举地将一座座山丘削平,四散落下的泥土填平了纵横交错的堑壕,无数的树木被连根拔去,整条战线上随处可见熊熊燃烧的冲天大火,人类文明的可怕力量令自然界的万物都为之胆寒……

经过两个小时的猛烈轰击,德军炮兵火力开始向苏军战线的纵深地带延伸,分属于5个集团军的数十万德军部队作为第一梯队从进攻出发阵地前出,战场上除去隆隆的炮声几乎只能听到延绵不绝的发动机轰鸣与履带摩擦声,近2000辆坦克和数量同样庞大的战斗装甲车辆组成了德军有史以来最雄壮的攻击正面,大批训练有素的德军步兵默默地跟随装甲部队前进。就单兵素质和战斗习惯而言,他们或许是这个时代地球上最好的战士。

战争中,进攻一方拥有长时间的物质和心理准备,并且能够较为游刃有余地集结兵力、选择时间和重点突击地段,相较而言,防守一方往往在各方面都处于被动的劣势状态,面对猛烈进攻,暂时的避退是指挥官们的无奈选择。午夜到来之时,德军师级以上规模的纵深炮击已经停息,只有团级炮兵仍在以近距离的炮火支援部队推进,承载捷报的电波不断从前线传来,各装甲部队均已突破当面之苏军战线,进展顺利的已经向东推进了十余公里,慢的也已经拿下了苏军的二线阵地;庞大的步兵集群亦以超乎常规的进攻速度向前推进,清扫和巩固装甲部队所突破的苏军阵地——即便在没有装甲部队开路的区域,步兵们通过纯熟的进攻战术攻取苏军阵地,整个战线上唯有中路位置有几处顽固不化的苏军火力点,而随着苏军防御部队的全线后撤,这些孤立的阵地也大都被苏军自行放弃了!

这场声势浩大的夜间进攻,亦成为苏德空军探索和发展夜间作战的重要契机。所不同的是,德军调动大批夜间战斗机参战,并以装备了新式无线电导航设备的Ju-88进行对地支援;苏军方面出动了航程较远的作战飞机,从纵深机场向前方战线实施对地打击,除常规航空炸弹之外,苏军还给己方的战斗机和轻型轰炸机装上了火箭弹——早在1938年,苏军就研制成功了RS82和RS132两种型号的机载火箭弹,前者可由伊-15和伊-16挂载,并在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中首开了空射火箭弹击落敌机的记录;后者射程和威力较大,使用轰炸机挂载实施对地攻击。不过,这两种火箭弹最大的缺点就是攻击精度很低,捉对厮杀的空中作战几乎不能发挥作用,唯有在对付敌方大编队机群时能够产生实战效果,至于以RS132为基础设计制造的BM-13式132毫米火箭炮,日后将成为扬名战场的“喀秋莎火箭炮”!

战术侧重点的不同源于技战术思路的差别,在1941年,受限于夜间可视和导航技术,交战双方航空部队所取得的战果都非常有限。苏军依然能够通过公路向前线增派兵员、输送弹药,德军地面部队亦凭借强劲的攻击动力不断向苏军纵深推进。战至凌晨,双方部队围绕战线后方的一些公路和铁路枢纽展开了极其激烈的争夺,有照明弹的战场还算是堂而皇之的决斗,更多时候双方的坦克和士兵都在黑暗的掩护下战斗,交战距离之近往往令人咋舌,运气和素质发挥了同等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意义重大的战役中,苏军重型坦克未能够延续他们在战争初期的神奇作——用反坦克心理和装备都更为成熟的德军依托装甲部队和步兵的密切配合,在夜战中有效遏制了苏军装甲部队的反击,而在失去坦克掩护的情况下,苏军步兵的反击便很难突破德军密集火力的阻截。一夜之间,葬于MG34枪口下的亡魂不计其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清山变

嵩山坳

特种军医

特种军医

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初九元十

桃运官途

小楼昨夜轻风

盲妾如她

法采

总裁爹地惹不起

上官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