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6章 推广南洋水稻,大唐孽子,南山堂,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楚王殿下,听说你这水稻田里还养了不少的鱼?”一旁的温彦博倒是想起了年初时候的传闻,也不知道现在的情况如何了,是不是一会收割了水稻就有草鱼鲫鱼一起出产。

“温相,这早稻田因为要种植两季,插秧的比较早,那时鱼苗还没有准备好,倒是没有养鱼。不过旁边的中稻地里却是放了不少鱼,估摸着一只草鱼也已经有了一斤左右了。”

棉花和水稻,是今年李宽最关心的两种作物。

不管是哪一种,对大唐来说,意义都非常重大。

所以不管是房玄龄问什么,只要和它们有关的,李宽基本上都能回答。

“这稻谷看上去倒是不错,既然已经熟了,那就开始收割吧。”

戴胄摘下一串稻穗,好好的看了看。

这些稻谷虽然看上去还不错,但是没有真正收割之前,谁也搞不清楚产量到底如何。

所以戴胄也好,房玄龄也好,大家的表现都还比较正常。

李宽也不多啰嗦了,事实上他也有点好奇这个水稻的产量到底如何。

这一块的田地很规则,早有下人测量好了面积,等李宽一声令下,就有十几个农夫一起下地开干了起来。

只见镰刀在田地间挥舞着,很快的就有一捆一捆的稻株摆放在了田垄间,有农夫在单称柫上开始打谷。

王玄策已经提前安排好了所有事情,不过是一刻钟的功夫,就已经收割了半亩地了。

“王爷,一百五十多斤了。”

没等一亩地全部收割完,王玄策就安耐不住的先让人开始称重了。

“嗯。”

“嗯?”

李宽和戴胄的反映完全不同。

“你说什么,已经一百五十多斤了?”

刚刚戴胄没有太留意单称柫里面的打谷情况,如今突然听到已经有一百五十多斤了,觉得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虽然是还没有晒干的稻谷,但是一百五十多斤的话,还是很吓人的,哪怕是晒干了,也有一百二三十斤,这基本上就相当于一亩粟米的收成了。

“戴尚书,从稻谷的收割到打谷,都是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的。你就是不相信我们说的话,也应该相信你的眼睛吧?”

“楚王殿下,这水稻也不是什么稀罕庄稼,江南道有许多人种植,为何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产量有这么高的呢?”

温彦博亲自去确认了一下刚刚过称的稻谷,着实有一百多斤,这让他觉得很是意外。

“种子不同,江南道的稻谷种子拿到这里种植的话,一亩地估计就只能出产一百来斤,连江南都不如。”

水稻没有那么神秘,大家不理解的是为何这个产量差异这么大。

“听说观狮山书院的农学院里头,各个生员天天在暖棚和地里面研究怎么改善种子,莫非真的种子变化了,产量就会有这么大的提高?”

房玄龄心中很是激动,不过他控制表情的功夫很到位。精彩小说免费阅读!

“没错,其实这个情况,前几年大家就看到了。那个菘菜,经过几年的改良之后,亩产提高了好几倍,形状也有很大的变化。这水稻的种子如果能够继续改善下去,别说亩产两三百斤,就是再翻一

番也是很正常的。”

缺少农药和化肥的情况下,亩产千斤的水稻基本上就想都不要想了。

李宽只希望能够把大唐的水稻亩产提高到五百斤就很满意了。

不过,房玄龄他们选择性的忽略了李宽说的后半句,觉得那只不过是一个比喻而已。

“如果南洋来的这些稻种,亩产都有这么高的话,那么这个意义就太大了。”

房玄龄开始期待秋天的到来,楚王府那几万亩水稻一起收割,就能彻底证明水稻的产量到底如何了。

并且,有了这几万亩水稻的种子,哪怕是要在大唐大规模的推广,也算是具备了基本条件了。

就在众人的讨论声中,第一亩早稻已经收割完了。

“三百二十四斤,王爷,我们选取的这亩地是最普通的一片地,基本上其他的都不会比这差到哪里去。”

王玄策的脸上满是笑容。

被长安城的勋贵看了几个月笑话,现在总算是扳回了一局。

“再收割一亩,如果产量还是这么多的话,我觉得不用再等秋收了,现在就可以考虑明年如何推广水稻种植了。”

刚才过来的路上,也路过了一大片一季稻的种植地,那些稻苗长得非常壮实,怎么看都不像是产量会比这个更差的样子。

“对啊,要是关中道都种上了水稻,那么明年的粮食产量就能翻一番,农户们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戴胄激动的不断的捋着自己白花花的胡子。

“咳咳!”

李宽不得不打断戴胄的幻想,“戴尚书,这关中道适合种植水稻的地区其实不算特别多。最主要的是大家还不习惯吃大米,要推广水稻的话,我觉得江南道和山南道是最好的地方。”

苏常熟,天下足。

宋朝的时候会有这个说法,足以说明苏州和常州地区的粮食发展潜力巨大。

江南水网密布,气温也比关中要暖和,最关键的是那一块区域能很轻易的跟大运河相连接,将当地出产的粮食运输到全国各地。

至于山南道,李宽想到的是江汉平原地区,这里也是一个大粮仓来着。

可惜在大唐的时候,发展的还很缓慢。

要知道后世的襄阳也是全国的重要产粮之地来着。

当然,李宽选择山南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这里距离长安城非常近,几乎是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山南道是离长安最近的。

等到山南道这里的水稻种植发展起来之后,继续往南就到了江南道的鄂州(不得不吐槽,大唐的江南道实在是太大了,江苏c浙江c福建c湖南c湖北c安徽这些省份的全部或者一部分都是属于江南道,难怪后面唐玄宗要把它拆分成江南西道和江南东道)。

而鄂州可就是现在的武昌了,也是属于适合发展农业的好地方。

“楚王殿下说的是,这南洋来的水稻,产量比粟米高,比江南道原来的水稻产量也要高。真要是推广,还是在江南道推广是最容易的。”

房玄龄倒是立马就接受了李宽的建议。

别看似乎在哪里推广都能增加稻谷产量,但是要是选择的地方错了,推广的难度就会变大很多。

就比如河北道,你要是逼着那里的农户去改种水稻,人家还不得起来造反?

更多请收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相关阅读More+

盗天争仙

九品芝麻饼

春回大明朝

木允锋

骑士奥义

浮夸的灵魂

异域神州道

知秋

妙手天医之锦绣医女

莫西凡

圣道符师

天下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