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两百三十八章 冲破天际的怨气,山沟皇帝,雨天下雨,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招募点外,李轩在钱梦久等人的陪同下看着下头的军官们正在挨个挑选士兵,此时钱梦久走进了一步道:“陛下,我们的招募条件是不是可以再提高一些,如果还是按照现在的条件,恐怕今天就得招募上百人了,我们还有好多地方没去呢!”
李轩看着前方派出了老远的应募队列,也是觉得目前的招兵要求似乎可以提高了!
大唐新军为了招到足够的士兵,招募士兵的条件可以算是比较低的,对体力,身高的要求并不算高,甚至年龄也放宽到了十四岁到四十岁。
此时曾子文也是道:“根据微臣所知,兴泉知府的募兵只要三十岁以下的身强体壮者,我们现在招的新兵在素质上,怕是要比府城的募兵差一些啊!”
李轩道:“既然如此,那就把相应的条件提高一些,不过也要考虑到贫民子弟久不食饱,只要身高和年龄过关,体力方面的要求还是保持目前的标准吧,后头只要吃得好了体能总能补上来的!”
这年头的人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的状态,如果对体力方面的要求太高,十个应募的人里面可能都找不到一个合格的。
大唐新军的士兵们在经过三个月的训练以及营养补充后,体力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招募士兵的时候,体能稍微差一些也没有关系,重点还是要有底子,比如说身高这个条件。
说到这,李轩又是道:“另外尔等必须时刻谨记,招募的新兵必须都是农家子弟,绝对不能把各类闲杂人等,尤其是二流子等招募进来!”
钱梦久道:“臣等明白,此前我们招募的士兵都是农家子弟!”
李轩招募士兵扩军,是要打造一支军队,而不是一个土匪团伙,所以他不需要武艺高强的所谓侠客,他需要的是老实人,最好是一脚踢出去屁都放不出来的那种。
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的打造一支纪律严格,能够玩列队作战的军队!
在大唐新军里,不管是长矛兵还是火枪兵,他们依靠的都不是什么个人的武艺,而是整齐的队列作战的,他们不需要什么强悍的武艺,需要的是对命令的严格服从。
收回投向前方应募士兵队列的视线,李轩转头看了眼自己的舅舅白云奇,然后道:“那两百多明军俘虏的招抚进行的如何了?”
听到李轩文化,白云奇当即出列道:“禀陛下,目前已经有半数明军俘虏愿意加入我大唐新军,微臣正在说服剩下半数人的,不出意外的话,这些明军俘虏大部分都会加入我大唐新军!”
白云奇在大唐王朝里,已经是连续招降训练了好多明军俘虏,乃是大唐王朝里劝降训练俘虏经验最丰富的一个人,多次的招俘也是让他摸出来了不少办法,这前后只有几天呢,竟然是让半数明军俘虏都加入了大唐新军,可见他的工作干的并不差。
见白云奇说的颇有自信,李轩微微点头,他对白云奇招俘的能力还是比较信任的,他这人带兵打仗实在不咋地,李轩已经给过他好几次领兵的机会了,但是都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甚至连中规中矩都算不上,总是或多或少会出一些差错,但是此人给俘虏洗脑的本事还真不算差,有他招俘,李轩也算比较放心。
因此他也没有过多询问白云奇招俘的细节,反正他对怎么招俘也不怎么关心,而且这些明军俘虏就算加入大唐新军,除了拥有特殊技能的士兵,比如弓箭手、刀盾兵、骑兵外,其他人都是会被编入辎重队,当普通青壮使用,属于次等战力。
大唐新军的核心部队,如长矛兵以及火枪兵是不会把这些明军俘虏编入进去的,这倒不是说他们不好,而是李轩想要的是一支纯粹的新军部队,他可不想让那些老兵油子带坏里他好不容易才招募而来的农家子弟。
在流沙庄的第一天招募相当顺利,这一天里尽管已经提高了招募士兵的要求,但是他们依旧招收到了足足六十多名合格的士兵。
而且下面的人说,最近几天大唐新军招募士兵的消息已经是传到了周围的乡村,很多小村寨的年轻人都是跑过来应募,并且很多人都还在路上。
为此李轩打算在流沙庄多停留一段时间,看看能招募多一些的合格新兵。
第二天,果然又有不少人跑过来应募,不过这一天李轩却是发现了应募士兵里出现了一个极为特殊的人。
这人排在队列的时候似乎极为不自在,脸上甚至出现了不自在的神情。
而周围的人也是对他指指点点,露出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
这样特殊的人,以至于李轩到底应募点的时候第一眼就发现了他,这人实在太好认了。
周围应募的士兵不管说穿的好坏,但大多都是短袍打扮,唯独这个年轻人穿着一身破破烂烂的长袍,而且这身长袍虽然破烂,但是李轩一眼就认了出来,这是一件儒服,读书人专属的服饰。
怎么回事?竟然还有读书人跑过来投奔自己?
看到这一幕后,就连李轩都张大了嘴巴,是这世界变化的太大,还是说自己看错了,又或者眼前这个明显落魄无比的年轻读书人脑子秀逗了,竟然跑过来应募大唐新军?
虽然说大唐新军的招募文书上也说,但凡识字者,不分年纪体弱与否一律可优先录用,学问达厚者即可授官,而且尚书以下的官位你随便挑,你要当啥李轩就给啥,哪怕没有这个官位,李轩都能当场给你编一个出来。
由此可见,大唐王朝对文化人的渴望!
没办法,一个王朝里能够读写公文的人只有那么十来个,而且要写文采好的只有区区几个人,所以大唐王朝对任何识字的人才都是极度渴望的,如果是读过好几年书能够写好公文的人才,不说别的,一个郎中是跑不了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