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48 刘繇西入丹阳郡,三国之最风流,赵子曰,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是其兄刘岱领掌的兖州,在其兄死后,曹操争夺败北,现下落入到了荀贞手里。尽管已为荀贞所得,并且刘岱已死,可刘岱或许在兖州还留有一定的影响力。那么,刘繇做了扬州刺史以后,他能不能利用刘岱留下在兖州的影响力,给荀贞造成些麻烦?徐州南接扬州,西接兖州,扬州、兖州可是恰好把徐州包在了其间的。
按李傕、郭汜、樊稠等继承董卓而来的一贯以之的应任官等方法来挑拨关东诸侯关系、以作制衡的政治手腕来看,这第四个原因,应该还是存在很大的可能性的。
刘繇最早避战乱,是在徐州,荀贞招揽过他,他不肯应之。刘岱死后,他南下扬州,投附了故扬州刺史陈温。陈温死后,他在扬州北部、长江以东的三个郡,辗转来回,丹阳郡、吴郡、会稽郡他都待过。凭其族望,以其个人之名,倒也是不管到哪里,都被当地郡守热情款待。
却就在此际,得了朝廷任他为扬州刺史的令旨后未太久,他去了丹阳郡?
长江东的扬州三郡,会稽郡也好、吴郡也罢,都没关系,唯独这个丹阳郡,是荀贞最在意的。在意之缘由有二,一个是丹阳郡系陶谦的家乡,陶谦死后,其诸子都回了丹阳;一个是丹阳郡守周昕,是扬州七郡里头,最不与荀贞来往,直白点说,最不理会荀贞的一个。如前文所述,这个周昕,是袁绍一党,和袁绍、曹操关系都很好,曹操早年起兵讨董,专门跑来丹阳募兵,周昕前后给了曹操精卒万余;他的两个弟弟则现俱在袁绍处,得到袁绍的重用。
……
“前得闻诏令,拜刘正礼为扬州刺史,我即去书阜陵,叫臧洪迎他入历阳,他婉言辞绝;却忽於此际,他现身丹阳郡,志才、文若,卿二人对此有何看法?”
——历阳县,属阜陵郡,是扬州的州治所在。
荀彧说道:“刘正礼前不肯去历阳,今值阿兄迁治赴兖,已然离郯的当下,又突然去到丹阳,几件事相合,……阿兄,他到丹阳去的目的,值得玩味。”
不愿去历阳,显是不愿到荀贞的地盘,不愿受荀贞的控制,这可以理解。
但丹阳是最与荀贞不对付的扬州之郡,那么在荀贞迁治离徐的现下,刘繇突然离开吴郡,去到丹阳,是为了什么?或者说,他是不是有什么想法?确实值得考虑一下。
荀贞想的比较远,他从周昕想到了袁绍,说道:“故扬州刺史陈温病故后,袁公路表惠衢为扬州刺史,闻袁本初也表了袁遗为扬州刺史;可於前时,又听说袁本初把袁遗表做了它职。……文若,志才,这两件事放到一块儿来看,你俩觉得,刘正礼入丹阳,会否与袁本初有关系?”
荀彧立刻领会了荀贞之意,说道:“阿兄是说,袁本初把袁遗表做它职,实际上的目的是为了拉拢刘繇?而刘繇……,而刘繇於此际入丹阳,和周昕会合,背后也许是袁本初的推动?”说着,荀彧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有无这个可能?”
荀彧忖思了下,说道:“阿兄这么一说,还真是有这个可能!冀州和扬州隔着兖州、豫州、徐州,反正袁遗是没可能到任的,那既然如此,干脆就通过周昕和刘繇搭上线,把刘繇拉到他那边去,一则可以打击袁公路试图染指扬州的企图;二来,或许也能给我徐州造成点麻烦,使阿兄不能全力西进河南尹,及减轻我军在兖、青对冀州的压力,……亦是一举两得也。”
“志才,你以为呢?”
戏志才说道:“明公此虑,有道理。”
荀贞说道:“扬州出精兵地,一个丹阳,一个庐江,丹阳兵之锐犹胜庐江;且丹阳与阜陵接壤。志才、文若,你俩若觉得我的这个猜测有理,则刘正礼此际跑到丹阳去,你俩说,他会不会搞出些乱子出来?”
“不可不虑,但是也不值得大虑。”戏志才想了会儿,回答说道。
荀贞“哦”了声,问道:“此话怎讲?”
戏志才说道:“刘正礼虽非庸士,不闻其有知兵之能;丹阳太守周泰明,故太尉陈公之门生也,博览群书,固有声望,其擅者明於风角,善推灾异,也非知兵之士;至於陶恭祖诸子,碌碌无为辈也,何足挂齿!因此,以忠愚见,就算他们几方搅和到一起去,就算丹阳兵精,而只要扬州其余诸郡不做响应,刘正礼、周泰明若敢犯我阜陵、九江,败之必也。
“……而至若扬州其余诸郡会不会响应?吴郡太守盛宪与明公友好,庐江太守陆康忠於王事,会稽太守唐瑁,久附明公,此三郡肯定是不会相助刘正礼;只有豫章太守周术,与周昕同族,丹阳、豫章两郡又南北接壤,或会相助,然我广陵之援随时亦可达也,是故忠以为,不可不虑,亦不值得大虑。”
“故太尉陈公”说的是陈蕃。会稽周氏是扬州有名的士族,周昕不仅师从汝南人陈蕃,年少时和袁绍、曹操一样,也是从其在朝为官的父、祖,久居洛阳,也所以他和袁绍、曹操莫逆。
——仍是如前所述,会稽太守唐瑁与荀贞是乡里人,荀、唐两族且是姻亲,荀彧之妻唐氏是唐瑁的族人,所以“孤身”一个,於此乱世,处於这偏远东南的扬州地界,要命的是,周围各郡的长吏且还多是扬州本地人,盛宪、周昕、周术是会稽人,陆康是吴郡人,做为一个豫州颍川人,唐瑁为了自保,就唯有借荀贞、荀谌之力,故他早就曲意与荀贞结好。事实上,也正是因了荀贞的力量,唐瑁也才能得以在会稽做太守到现在,还没有被迫挂印辞职,要没有荀贞的庇护,荀谌、臧洪的呼应,只盛宪、周昕、周术在会稽的宗族势力,唐瑁就惹不起。
“文若,志才此议,你以为何如?”
荀彧说道:“志才此议甚是。”
“这么说,你也赞同不可不虑,然亦不值得大虑了。”
荀彧点了点头,说道:“明公可传檄九江、阜陵,令严密监视刘正礼、周泰明及陶恭祖诸子的动静;同时,命令九江、阜陵多与吴郡、会稽郡联系,互通声息,以慑刘正礼。”
戏志才同意荀彧的建议,说道:“尤其会稽郡。吴郡盛宪之所以与明公结好,图其自保而已,真打起仗来,他不一定会尽力相助;若无明公荫庇,唐瑁断然不能容身会稽,是如果打起仗来,他肯定会竭力相助我阜陵、九江的。会稽在丹阳东。明公不妨檄令唐瑁,叫他作些预备。一旦刘正礼斗胆包天,昏了脑袋,竟果敢犯我阜陵,唐瑁便可引兵自东击其后。”
“就按卿二人所议!”
荀贞当晚,亲自给荀谌、臧洪各写了书信一道;又给唐瑁写了檄令一道。
在给荀谌的信中,除掉给他讲说了自己和戏志才、荀彧就其军报商量出来的结论和对策,令他多和盛宪、唐瑁通声息,并交代荀谌:“刘正礼若无犯境,兄亦不必攻之,与臧洪谨守阜陵、九江可也;候春暖,荆州如无战事,兄与臧洪可联兵再击巢湖水贼,或剿或抚,力争能於夏涨水前,将之彻底平息。如此,再有危急,无内患也。”
因了周昕、周术两人,荀贞想起了一人。
想起的这人非是别人,正是周瑜。
去年秋时,荀贞就给荀谌去书,叫他派人去庐江舒县,找一个名叫周瑜的少年,看看能不能把之招揽过来,送到郯县;那封信中,荀贞写道:“江东有客来,称舒县周瑜者,故太尉周景从孙,故太尉周忠从子,故洛阳令周异子,年少之英杰也,兄可为我寻之送郯,我将礼辟。”
荀谌直到现下,还没有回话。
遂在给荀谌此书中,荀贞再次问荀谌,可有找到此人?
三道书、檄,连夜发出。
另外,荀贞又给张昭去了封书信,讲了此事;给广陵郡的驻兵去了道檄令,命做好南援准备。
“树欲静而风不止矣!”荀贞不免感叹。
这才离郯县几天,扬州就出现了这个变化。好在治理徐州已久,徐州郡县已然稳定,却是不必担忧离开徐州后,徐州会不会出现乱局。而又只要徐州不乱,其它的就都能解决。
……
数日后,出了徐州地界,入到豫州鲁国,没在鲁国停留,当天出境,又入豫州沛国,亦没停留,也是当天出境。这段路程,总共只有四十多里地。入夜,到了兖州任城国。
欢迎荀贞的官员中,最前一人很是显眼。
这人三四十岁,头戴远游冠,穿王服,配赤绶,却是个诸侯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