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金风细雨红袖刀9
柳云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05、金风细雨红袖刀9,[综武侠]失忆大佬教你做人,柳云起,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爷答不上来。
赵桓派心腹去四处问讯,最后得到的结果,竟然是‘不知道’。
没有人知道赵佶是什么时候走的,也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走的?
这半宫的妃子、皇子、皇女、内侍,还有他那半私库的金银细软,他是怎么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带走的?
刚刚下朝,回到家中的傅宗书、方应看、诸葛神侯、朱月明,又被新帝宣进了宫。他宣此四人进宫,也是因那梦中本没有这四人,在他看来,这四人或许就是破局的关键。
“太上皇和太妃、皇子、皇女,上百内侍,一齐消失了?”
所有人看新皇的目光,都有些诡异。
如果不是新皇口中的人数过多,他们只怕都要以为,新皇迫不及待,对太上皇下了杀手呢。
但皇宫内,悄无声息少了上百口人,这绝不是新皇能办到的。
可各宫太监、宫女,皇宫各处的侍卫,他们都没看到太上皇一行,是什么时候离开皇宫的。
那么,太上皇一行人到底去了哪里?
又为何而消失?
面对朝中重臣如同探照灯般的目光,以及四大名捕去各处查问后,给出的结果,太上皇早有准备,于月前便开始盘点内库,召宫中内侍,后妃,子女问话。
他们是在昨日夜间巳时之后,今日早朝前,这短短一段时间内消失的。
所有人都沉默了,太上皇若非掌控整座皇宫,可以瞒天过海,带着这么多人和行礼,自皇宫离开。
难道,这座皇宫底下有通往宫外的密道?
说不定,太上皇早就转移财物,半夜召集自己的心腹自密道之中,直接出宫或出城去了。
新皇:“封锁城门。”
傅宗书:“官家,不可。”
赵桓自己也知道不妥,可皇宫大内一下子消失了百余人,还无人可知。他心中惶恐,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好了。但对于一上来就堵他话的傅宗书,他也没多少好感,此时也想起,就是这人上蹿下跳,串连朝臣,逼着太上皇和他,罢了李纲的官。他真是忙中出乱,竟晕了头,把他给召进宫来了。
是以,赵桓不曾问计于傅宗书,反而看向诸葛神侯:“诸葛爱卿,你看此事当如何?”
诸葛神侯沉默片刻:“太上皇心忧天下,带诸皇子、公主为大宋祈福去了。官家不若派人暗处查访。”
新皇连连点头:“好,就这么办。”他看向自己的贴身内侍,令他去各处传话,管好他们的嘴。见内侍明白了他的意思,下去安排,他心中稍安。
方应看:“官家,微臣以为,此事有颇多疑点。”
新皇:“朕明白,可当务之急,还是先寻解决之法。”
方应看继续进言:“官家,此事不可轻忽,皇宫大内一夜之间少了百余人,不管此事因何而起,又是怎么做到的?于官家都极为不利!”他想知道,赵桓是不是隐瞒了什么消息。
新皇叹了口气:“朕知道。”今晚就算无梦,他也睡不着了,可他能有什么办法。
明面上是不能查的,再查下去,知道的人越多,怀疑他的人也就越多。他可不想在外敌打进来前,就先给自己扣一个‘谋害太上皇、太妃、兄弟姊妹的帽子’。朝堂已经够乱了,还是不要乱上加乱的好。
皇帝令四大名捕,继续在内宫追查。
留下诸葛神侯,令其他人先回去了。
赵桓:“诸葛爱卿,可会解梦。”
诸葛神侯微微摇头,面对新皇莫名其妙的问话,他也只能答:“臣,不信梦。”
赵桓羡慕的看着诸葛神侯:“朕也不想信梦。”
诸葛神侯静立一旁,等着皇帝的下文。
赵桓:“朕自太上皇下召传位以来,每日夜间必有噩梦。且三十天来,那个梦一成不变。”
诸葛神侯有些惊愕:“一成不变?”三十天做同一个梦,这怎么可能。
赵桓:“朕所梦者,宋金联军灭辽,金军攻入汴京,掳走朕与太上皇,以及皇室宗亲数百人。后,朕与太上皇受尽屈辱,我被飞驰众马踩踏而死。”
诸葛神侯:……,他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来面对新皇。
赵桓继续道:“我不想信梦,却又不得不信。”
“太上皇病重时,我听他梦呓时说的话,与朕梦中所见,相差无几。”
“父皇一生醉心于书画,并不热衷于朝政,可近来他几次三番有出人意料之举。想来,他定然是做了与朕同样的梦。才一连下了三道圣旨,又令李纲为右相。”
诸葛神侯:“李纲,他在圣上的梦中,做了什么?”
赵桓:“金兵南下,兵围汴京,就是他临危受命,将金兵挡在城下。此战之后,朝中有诸多求和派……”
他停了一下,似是颇有些愧疚:“那一战虽然赢了,朕却听信求和派的谗言,答应给金兵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匹,丝绸一百万匹……”
他越说声音越小:“尊称金帝为伯父,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派宰相、亲王到金营为人质,把金军送过黄河。又罢了李纲的相位。”
诸葛神侯:“京师被围,勤王大军呢?”
赵桓:“金军就是见各地勤王军陆续赶来京城,才趁势回军的。”
诸葛神侯一口气没上来,心说你这样的人,不亡国谁亡国。如果这是自家子侄,他恨不能一巴掌拍死他。
赵桓还在继续说:“八月,金兵再次南下,朕听信朝臣所言,率大臣前往金营求和,被他们扣在营中。”
诸葛神侯险些一口气没喘过来,直接被他给气死过去。人家打上门来了,当皇帝的不思如何派兵遣将去守城,反而跑到对方营中求和,这不是送上门的战功,又是什么。
天欲亡大宋呼!才让这样懦弱无能,轻信人言的人当了皇帝。
诸葛神侯深吸一口气,急急问道:“圣上,金兵南下是哪一年?”
赵桓:“靖康元年。”
诸葛神侯:“距离今日,还有几年?”
赵桓:“那年我二十六岁。”
诸葛神侯心中稍安:“还有时间。圣上,只要励精图治,除弊革新,大宋还有希望。”
赵桓:“李纲只是想清查禁军亏空,军备,训练禁军,裁撤‘沦为佃户的二十万禁军’,就遭到满朝文武反对。使太上皇不得不退位,朕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诸葛神侯:“……”
还是来个雷,给老夫个痛快吧。他真想大吼一声,你既然没办法,你接的什么皇位啊。
这话,他没法答啊,他要答了,他就是下一个李纲,新皇还不比太上皇有威信,他明知李纲于国事有大益,却还是为了登基,答应那些人罢了李纲的官。
若他同样提议清查禁军,加紧训练,新皇能护得住他?
指望这个年仅十六七岁,还带着几分稚气,软耳朵没主见的天子,还不如指望他这身武功。
他并非怕被皇帝弃子使唤,只是,如果他也从朝堂退下来,那朝中不就是傅宗书的一言堂了么?
诸葛神侯忽而眼前一亮:“圣上,何不学太上皇,罢了傅宗书的相位。”
赵桓:“那,由谁来代替他?”
诸葛神侯:“……可惜章惇章子厚已故去多年。”他竟也挑不出一个可以为相的人,来挽救大宋如今的颓势。
难道大宋的气数,真的要尽了么。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见
QAQ,刚码完就发上来了。
剑三家园误我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