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夫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五章至和三年的钟声,穿越晨光里,梦夫人,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笔趣阁 最快更新穿越晨光里 !
大雪之后,邹家庄进入了农闲时节。
由于宋代并没有象后世那样过冬的小麦,所以从十月中旬起会陆续收割了最后一批农作物,直到次年的二月,土地都是大量的闲置,只有少量的农田会种上蔬菜。农夫们会趁着下雪之前把今年沤好的肥料深翻到地里,然后等到下了一场大雪之后,肥料的肥力会被农田全部吸足,以备来年的春耕。
宋代的气温普通低于后世,夏天最高气温约在三十度左右,冬季特别的寒冷,很多地区都是低于零下十度以下。
宋太祖之后的宋史里随处可见某年某月某日,连下数日大雪,民房被压塌多少。江淮一带的太湖曾经在仁宗年间结了数次冰,冰上可以跑马,足见气温低到了何种程度,居然连温暖的江南也飘起了雪花。真宗天禧二年正月,永州大雪足足下了六个昼夜方才停止,民房倒塌无数,路有冻死之骨,州官上表泣血请求赈灾。
这么严寒的冬天,人类可以穿上冬衣渡过,可是树木却裸露着躯干,邹晨害怕树木们难以熬过会大批的枯死,所以请求二伯和父亲把邹家庄范围内的林地全部穿上冬衣。邹正达和邹正业对此颇是有些不以为然,可是拗不过邹晨的苦苦哀求,最终还是同意按她说的去办。
于是他们在下雪之前号召了全村闲着的劳动力,扛着稻草和石灰,把道路两旁的全给刷上了石灰,而象那些离庄子比较远的则是直接绑了一圈圈的稻草绳。三十倾林地里的药材被用稻草编的席子给仔细盖上以免它们被冻伤,龙路口的千亩果园也将小树苗和药材给细心的保护了起来。
庄子里许多人对此不太理解,为什么要给树木刷石灰或者绑草绳。邹家人解释道,天气寒冷,树木也需要过冬,石灰和稻草会给树木保暖。如果树木被冻死,来年你们需要柴火的时候上哪里去弄?现种树还来得及吗?树木在夏天的时候给我们提供阴凉和柴火,我们冬天的时候保护它们,这是互利的事情。
庄民们听了之后有觉得好笑的,有觉得颇有道理的,有不以为然的,然而邹家给的有辛苦费,所以大家倒是都抢着去干。不过是几天的时候,便把邹家庄所有的树木全给保护了起来,就连邹家庄往宛丘官道上去得那条路上的树也被用石灰给刷了刷。
邹晨来自于后世,知道树木对于人类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道路两旁的树木会起到隔离带的作用,把嗓音全部给吸收,村庄中的树木会在夏天产生大量的树萌以供人乘凉。最重要的则是邹家庄因为东面有三十倾的一块大林地,所以空气才会这么清新。如果这些林地全部被砍伐变成了农田或者农舍,那么空气质量便会立刻下降。
所以她才会要求二伯和父亲带领着全庄人去保护树木,这哪里是在保护树木,这其实是在保护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吸入鼻中的空气。
邹家庄的人,好象每时每刻都在忙碌中。别的庄子一到了冬天便全体猫冬,男人们或是结伴出去喝酒,又或者四处游荡闹事,女人们无非就是闲聊或者是做些针线活。邹家庄则不同,每天早上醒来,该去作坊上工的就去上工,没在作坊上工的便去晒场那里,那里每天都会有人在教怎么样编席子和簸箕还有锅拍篾子,若是天气寒冷或是下雪便会挪到旁边的小屋子里去教。
一张席子,夏天的时候可以卖到七八十文左右,然而耗费的心血也是巨大的,秫秸需要切成片,这叫篾子,然后还要刮破篾子,编隔子和挑席子。一个人如果编一张席子,是需要五六天时间才可以编完的。簸箕、锅拍、蒸饼用的篾子则是只能卖十几文或是几文,所以初开始学习的时候很多人不愿意学,于是邹族长便利用族长之威,直接发话若是不学的直接滚出邹族去。教你们一个谋生的本领还不想学?你们想干啥?想在家闲着当大老爷吗?这些东西卖的钱便是你们明年的税钱,不学还等啥呢?最终那些人只能乖乖的跟着学了,没过多久,村里所有的人都掌握了一手编席子的技术。
到了明年开始收两税和身丁税,果然家家都是用卖小东西赚的钱交得,又是话风一转开始夸起邹家和邹族长的好处来。
茶棚那里有经年的老农在讲着自己一生的种地经验,也有人在讲着养牛养羊的经验。有许多来走亲戚的人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那些跟着学编东西的人,走到茶棚那里有意无意的停下脚步,侧耳听着茶棚里的老人在讲经验。路过住宅区外的白糖作坊和羊毛作坊时,作坊内隐隐传来机器轰鸣声,纷纷露出神往的表情。
农闲之后,那些媒婆突然象是集体商量好了似的,一个挨一个的来邹家庄提亲,不论是小娘子还是小伙子,只要是个单身的就有好几个人来提亲,把那些当爹娘的喜得嘴都合不拢了。
象是邹萍,就有七八个媒婆来争她一个,这些媒婆们嘴里说的天花乱坠,把男方差点都说成了一朵花。邹萍的母亲挑得花了眼,不知道要选哪一个才好。
邹星的小姨小吕氏在邹萍那里学了一段时日之后,邹晨觉得她倒真是合适做生意,凡是由她出面接待的客人基本上都能出钱买。只可惜由于对人工的估计不足,下口的店铺一直开不起来,仅仅只是宛丘和东京城两个店铺便把作坊里那些人给累的不成样子,若是再开一个批发的店铺,邹晨真怕会累出人命来。
所以准备等到江南的绣工们招到之后再把下口的店铺开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