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道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两百一十八回 给我一个异姓王,东吴国舅,我道然,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东吴国舅最新章节!
“曹公还没退?真能抗啊!”在这种情况下曹操还有心思跟刘备在汉中对峙,真是有毅力啊。()“子通,关羽那边如何了?”
新任的太尉府参军蒋济不屑的说道:“关羽大军在编县逡巡不敢进,坐视宛城候音被曹仁击败,许都叛乱被王必平定。”
“还是咱们给关羽压力太大了,孤琢磨着是不是该怂恿至尊,去淮南视军啊?”乔仁任人随即又说道:“不妥,不妥!”
蒋济倒是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可乔仁人又说不妥顿时感到奇怪,问道:“君候,为何不妥。”
“怂恿,不妥。该是建议才对,孤这就进宫。”
一语毕,蒋济为之绝倒。
大汉建安二十三年春,坐领三州二十三郡的吴公孙策携武卫军前往淮南,太尉乔仁、司隶校尉孙权、督军将军诸葛瑾、武卫将军魏延随行。留下大司马大将军周瑜、丞相孙邵、御史大夫顾雍辅佐世子孙绍监国,是的是监国,以前孙策出征大多时间都是留孙权留守,但此次却是让孙绍以左中郎将的身份旁听尚书台会议,实际于监国无异。
这倒不是乔仁的手笔,而是孙策后悔了。自古帝王没人愿意将自己的权势传给自家的弟弟,哪怕是最亲近的弟弟。梁孝王如何?刘武乃景帝至亲,以皇弟身份受封梁国,护卫京畿。拥有最大的封国、最精锐的藩军。七国之乱之前,汉景帝与梁孝王结成兄弟之盟,梁孝王坐镇的梁国首都睢阳。在睢阳梁孝王被吴楚叛军围攻。战争最艰苦的时候,吴楚军都打入城中,后被消灭,太尉周亚夫已经被汉景帝授予军事上指挥的全权,梁孝王多次派人去请求援兵,周亚夫为大局考虑没有出兵援助,只让梁孝王拖住吴楚军。()最后周亚夫断吴楚军的粮草,吴楚军大败。可以说平定七国之乱,梁孝王功高至伟,何况孝景帝还曾亲口说过千秋之后梁王继位。可后来如何,景帝后悔了,立刘彻为太子,压根皇位就没他刘武什么事。
而如今咱们的吴公孙策也后悔了,固然当初孙策曾经对孙权说过:“你看,现在眼前的文臣武将,以后都会成为你的属下,辅佐你成就大业的。”但那是因为孙策当时无子嗣,一个没有继承者的势力,内部是难以安稳。
孙策和孙权虽然性格不同,长相也不尽相同,但却一点相似,那就是‘老来得子’,孙绍出生于建安四年,当时孙策已经二十六岁,算得上是老来子了吧,何况历史上孙策遇刺身故就是在当年。孙策当时以孙权为隐性继承者(没直说),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至于孙权嘛,他的长子孙登出生于建安十四年,当时孙权也是二十六岁了,也算得上是‘老来子’。而孙策和孙权并不是生不出孩子,而是不生儿子,孙策十几岁时便和几个姬妾和已故的前夫人生了好几个女儿,可就是没儿子。这也是为什么孙策会认孙韶为义子的原因之一,两手打算嘛。而刘备收刘封为义子更是目的明确,就是为了有了继承人可以安稳人心。
迫于稳定内部的需要,孙策才会有当初那番举动。可如今他的嫡子孙绍已经十七岁了,马上就要和徐氏成亲,作为一个好的继承人,孙绍已经够格了。所以孙策后悔了,可他也知道当初的他的话对孙权的影响有多大,即使是孙策的政治天赋不高,但也清楚一旦权欲在一个人心中扎了根,要再清楚是多么的困难。所以,现今他也只有逐渐让孙权远离兵权,退居二线,安安稳稳的做一个皇弟、皇叔。
由此孙权司隶校尉的要职恐怕也当不了多久了,孙策和乔仁商议是否需要将孙权安置一个合适的位置。毕竟孙权是孙策的亲弟弟,又无大错,孙策的品性还做不到曹丕那样丝毫不念兄弟亲情。
“臣弟看倒不如虚封二哥(孙权)一个王爵。”乔仁很自豪的捋了捋自家储了五年的短须。
“王爵?孤还只是一个公爵,如何封的了王爵。”孙策无辜的摊了摊手,继续说道:“再说虚封又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