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踏沧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3章 成都,我来了(3),明末那些事儿,赤脚踏沧浪,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明末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决策,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正当李自成在西安志得意满,建国称尊的时候,八大王张献忠在湖南长沙,召开了一次极其重要的军事会议。会议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确定下一步何去何从。
大将张可望(张献忠养子)提出:湖南水陆四通八达,根本无险可守,不如顺江东下,攻取南京。张献忠觉得此议有理,准备采纳。
但军师汪兆麟坚决反对。他认为长江沿线,明军重兵防守,我军进入湖南以后,李自成忙于对付北方的孙传庭,武昌已被左良玉乘势占领,南京附近又有黄得功,刘良佐的部队,我们很难得手。
他的观点是:“江南未可图也”,不如逆江而上,攻取四川,然后以四川为根本,养精蓄锐,伺机北伐中原,平定天下。
汪军师提出的是一个气魄雄大的战略规划,他唯恐张献忠不明白,索性站起来侃侃而谈: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沃野千里,物产丰盛,并且北有秦岭,东有三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汉高祖因之而成帝业,唐高祖得之一统天下,三国时刘备,十六国时李雄,五代的王建,孟知祥都在此地建国立号,称雄一时。
“近十余年,天下荒乱,唯此一隅尚称完好,我若不取,必将为李自成所得。如今趁着李自成用兵北方,无暇顾及,立即进占四川,然后北取汉中,东下荆襄,必能成就一番功业。四川一方宝地,是老天爷留给我们的,现在不取,更待何时?”
一席话说得文臣武将们都频频点头,张献忠高兴得一拍大腿,朗声大笑:“兆麟,真有你的!吾意已决,发兵四川。”
入川
“四川”之名,据说是由其境内四条大江而得来,依次为嘉陵江,岷江,沱江,乌江。古代称江为川,故名四川。为了方便,人们一般将四川分为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四部分。
先秦时四川分属巴国,蜀国两个诸侯国,所以四川又名“巴蜀”,简称“蜀”,它包括今天的四川省,重庆市和贵州遵义市。
崇祯十七年正月十六日,张献忠率领水陆大军三十万,木船万只,从长沙出发,经荆州,扬帆西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