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澄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4章 龙吟,唐朝下的蛋,王澄明,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唐朝下的蛋最新章节!
石敬瑭大军虽然撤回了朝廷,但王思同的先锋军却还驻扎在山南西道。赵季良与诸将商议,准备遣昭武都监高彦俦率兵攻取壁州,以防王思同进入山后诸州。李昊却道:“朝廷已遣苏愿等人西归,赦免了我等之罪,如今,我们不但尚未答谢,而且还要擅自发兵,天下人将如何看待主公?再者说,主公若不顾忌在北方的祖宗坟墓、亲戚好友,何不直接发兵攻取梁州、洋州?又何必多此一举去攻壁州呢!”孟知祥大悟,遂打消了攻取壁州的念头。不过,自此之后,赵季良却对李昊有了看法。
董璋既然不愿重新归附朝廷,孟知祥便想单独派遣使向朝廷谢恩,但是,东川兵却占据着绵州,使者北上必然瞒不过董璋,于是,便与赵季良等人商议,欲让使者绕道扬子江进京。掌书记李昊阻止道:“此事终久是瞒不过董公的,若如此,负约的责任就在于我们了。还是再与董公商量商量,最好能两川一同上表。”
孟知祥随后又遣使者前往梓州去劝说董璋,力劝董璋道:“朝廷既然已经礼待两川,我等若不奉表谢罪,朝廷必然又会兴兵来讨。此前,是朝廷不公在前,朝廷将相内外不一,两川军民因而众志成城;如今,则是我等理亏,川内川外必有微词,将士们必不能尽力用命,一旦朝廷大军来讨,两川定会生灵涂炭,无有宁日。”
但是,董璋仍很坚决,任凭使者如何劝说,他就是不答应。
使者回到成都后,孟知祥只好遣李昊亲自前往梓州,向董璋晓以利害。不想,董璋见到李昊后,不但没有答应向朝廷谢罪一事,而且还口出恶言,辱骂李昊,说李昊“首鼠两端,没有信义!”并声称:“除非蜀山俱陷,扬子西流,否则,董某绝不会再向洛阳称臣!”
李昊又气又恼,回到成都后即向孟知祥言道:“董璋执意不从,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而且还有窥视我西川之意,主公应早作防备。”
李昊此言,并非空穴来风,此时,董璋确有图谋西川的想法了。李昊刚一离开梓州,他即大会诸将,商议可否袭取成都,众将皆道:定可马到成功!唯有前陵州刺史王晖有异议,说道:“剑门之南,虽说有万里之长,但诸镇之中,唯有成都最为强盛。此时,盛夏快到了,蜀中天气酷热,根本不利于用军!何况,我军师出无名,人心不服,恐怕难以成功,请主公三思!”董璋却听不进去,竟亲率大军,径直向成都杀去。
军报报至成都,孟知祥不禁大惊,他万没料到董璋说翻脸就翻脸,这么快的就起兵来攻了,连忙遣马军都指挥使潘仁嗣率三千人前往汉州,观察东川兵动向。
董璋率东川兵进入西川之境后,一鼓就攻破了白杨林镇,生擒西川名将武弘礼。消息传开,西川境内大震,许多西川将吏见东川兵如此强盛,心中皆惕惕不安,大多抱着先观望一阵的想法。
赵廷隐、李昊等人也都惶惶不安,孟知祥见状,只好故示闲暇,亲自写书信给董璋,劝其为两川生灵着想尽快退兵。但是,他毕竟心中有事,一落笔就写错了字——误将“董”字写成了“重”字,心中大为不悦。恰在此时,赵季良进府来了,他见孟知祥正在手持笔管低头长叹,神色间一副懊恼的样子,连忙低头一看,不禁面露喜色,竟将众将全都召集过来,说是要向孟知祥道贺。孟知祥莫名其妙,抱怨道:“大战在即,成败未知,何贺之有?”
赵季良喜道:“董璋的‘董’字为‘艹’头下一个‘重’。今大王去‘艹’书‘重’,这不是‘董’已无头吗?看来,天意已定,此乃必胜之兆也!”诸将听罢,皆欣然欢呼,斗志顿生。孟知祥见状,灵犀一闪,趁机对诸将说道:“刚才午睡,迷糊之间见一金衣神人,手持如意敲着我面前的书案道:董璋不忠不义,天授明公锄奸!惊醒之后,便想手书一函劝阻董公,不想,一下笔就出了错。如此看来,竟是天意了!”
诸将闻言,全都振臂大呼:“董璋不义,明公锄奸!”
孟知祥随即召集众将商议迎敌之策。
赵季良道:“董璋为人好勇寡恩,士卒对其并不忠心。若其守城,我军确实难以攻克;但若论野战,董璋必会被擒!如今,董璋不守其巢穴,却率军外出,主公已经胜券在握了。董璋用兵,喜欢把全部精锐作为前锋,主公当反其道而行之,以羸弱之兵诱他深入,以精壮之兵待机而动。如此,起初也许会有些小败,之后必会大捷。另外,董璋乃是名将,素有威名,今举兵骤然而至,人心必定不稳,主公当亲自率军迎敌,以安众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