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民俗对唾液的神异化探源——释宋定伯唾鬼,刘瑞明文史述林,刘瑞明,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快更新刘瑞明文史述林最新章节!
初中第二册《语文》曾选有《宋定伯捉鬼》一文。文章表现人能战胜邪恶的积极思想,题材新颖、离奇,学生很感兴趣。但是文章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疑难问题,未见有人讨论。文中鬼答言:“惟不喜人唾。”宋定伯“恐其变化,唾之。”《教师教学用书》的评点文字,对这两处的“唾”,各是“探知鬼的弱点”,“利用鬼的弱点,真机智。”鬼为什么怕唾?就是有很高文化水平的成人也会有此疑问,未脱童稚的初一学生,聪慧多思的更会如此。
没有此疑,就是反应迟钝,本应启导。而不能正确答此疑,实际上又是潜在地进行了一次唾真的可镇鬼的迷信熏陶。《宋定伯捉鬼》的作者大约是晋代人,他相信唾可镇鬼,借此言人可胜鬼。今日的教师就不宜只是如此人云亦云,然而《教师教学用书》却未触及此点,其他书籍中也没有相关的解说。本文汇集有关资料,来探讨解释这个疑难,同时也是对唾液民俗的全面研究。
唾液是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和口腔壁上许多小腺分泌的混合物。它的物理作用是使口腔湿润,使食物变软。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的化学作用是分解、消化食物。唾液一般呈弱碱性,分泌不充分时呈弱酸性,有极微弱的除臭秽和抑菌作用。蚊虫等体内有蚁酸可螫人红肿,民间或用唾液涂抹,唾液的碱性有时或可起极有限度的中和反应,产生微弱的效果。这是现代的科学认识。
鬼是不存在的,唾可镇鬼自然也是荒诞之言。既然迷信肯定了鬼的存在,同时也就要编造降鬼的种种说法。对有关唾液的事理有意做不真实的趣说和误说,于是产生了唾液神异化的种种说法,镇鬼仅是其中之一。
对于制服各种恶毒的事物,古人有个理论指导思想,是“以毒攻毒”,唾液被视为一种毒物,有着曲折的人为原因。
多余的唾液要唾出。唾出的唾液与粪便一样,是人体的排泄废物,有了污秽鄙弃性,不可当着人面作唾,这是文明礼貌的通理。古人特别避忌在尊长处作唾。《礼记》中《内则》是专门讲子女在家庭中各种行为规范的,其中说:“在父母、舅姑之所,……不敢哕噫、嚏咳、欠伸、跛倚、睇视、不敢唾涕。”哕噫是作唾、擤鼻。但对“唾涕”再用“不敢”一词而在结构上单独殿后,可见强调。
与对尊长或一般人如此礼貌有所区别的,就是对于敌对、轻鄙、反感的人或事物,特意在当面愤唾,而且还兼有咒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叙,晋国俘虏了秦国三位元帅,晋文公夫人是秦国人,枕头上请求放了他们。晋国大臣先轸便怒骂:“将士们花力气在战场上俘虏了他们,你老婆几句话就放了。晋国快要灭亡了!”并且“不顾而唾”。骂的时候,嘴里有许多唾沫,本应转身唾到僻背之处,他就连头都不转,狠狠地唾在国君面前。《战国策.赵策》:“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远古之人,即令君臣之间,也不能免俗。
有时候只有唾而无骂语,但这无言的唾实际上也就是无言的咒骂。《史记.外戚世家》叙,汉景帝的姐姐要把自己的女儿作太子的妃子,太子的母亲栗姬不答应。姐姐便怀恨在心,每天向景帝进谗言:“栗姬日与诸贵人、幸姬会,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挟邪媚道。”是谎说栗姬让手下人向着景帝宠幸的妃姬脊背咒唾。“祝”字是“咒”的通假字。是不敢以话为咒的,“祝(咒)”是“唾”的同义复说。仅“唾”也就够严重的了。“媚”是“魅”的通假字,魅道,就指以唾作咒,用邪祟办法。
把厌弃性的唾无限夸大成攻击性的咒,唾就成了一种魔毒之物,宗教迷信职业者便轻而易举地用唾来镇鬼。这种说法也可能是脑筋灵活善于联想的好事者的趣说,只取强词夺理的滑稽诡辩,自己并不相信。但一经迷信的推波助澜,便真假难分,积非为是了。因而唾可镇鬼的说法甚为流传。钱钟书《管锥编》第二册就宋定伯事言:
“鬼畏唾沫之说,始著于此。《睽车志》卷一记孙元善过市,‘见鬻饼者乃其亡仆,自疑白昼见鬼,唾之。’《夷坚三志》辛卷二《永宁寺街女子》记两鬼相语,一曰:‘七哥心欲挠他,莫是曾相犯否?’一曰:‘恰在庆善桥上,为他嘆唾喝我,故欲报之。’姚旅《露书》卷六:‘鬼不畏符只畏唾,人不畏辱只畏妻。’《广记》二四二《萧颖士》(出《辨疑志》)‘颖士薄暮行荒郊,一少妇骑驴愿相伴,自言“姓胡”。颖士遂唾叱之曰:‘死野孤,敢媚萧颖士!’遂鞭马疾驰,投宿逆旅;少间,此妇亦至,即主人女也,告父曰:‘适被一害风措大,呼儿作野狐,合被唾杀!’则似俗信以为唾不仅却鬼,并可驱妖也。忆吾乡旧有谚:‘唾不是药,到处用得着。’;小儿为虫蚁所啮,肌肤痛痒,妪媪涂以唾沫,每道此语。是唾兼巫与医之用矣。”
古书中还记有唾可镇服其他多种魔怪不祥的说法。
《隋唐嘉话》:“有枭鸣于张率更庭树,其妻以为不祥,连唾之。”宋代《清异悄.禽.唾十三》:“《厌胜章》言,枭乃天毒所产,见闻者必罹殃祸。急向枭唾十三,然后静坐向北斗一时许,可禳焉。”说应唾十三口,是因“十三”谐音“失散”,指凶祸消失。
元稹《生春》二十首之十三;“何处生春早?春生稚戏中。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咒雨愁防走,呵冰喜旋融。女儿针线尽,偷学五辛丛。”唐代儿童以唾旋风为戏,笔者小时也从较大的孩子学得“旋风旋风你是鬼,三口唾沫踏死你”的童谣。
明代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五:“今人喷嚏,必唾曰:‘好人说我常安乐,恶人说我齿牙落。’”
明代《帝京景物略》言:“见流火则啐之,曰‘贼星’。”流火即流星,啐也是唾。
《金瓶梅》第五九回叙李瓶儿的婴儿让猫惊了,“慌的奶子丢下饭碗,搂抱在怀,只顾唾哕,与他收惊。”
陈刚《北京方言词典》死鬼:〔陈〕已死的人,特指已死的丈夫、亡人:呸!我那死鬼姓王!(称‘死鬼’前‘呸’一声,是迷信习惯,用来破除不详。)广《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就有这样的例子:“呸!我们死鬼当家儿的姓王!”现在有的老人仍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